具有雄厚的技術開發力量
公司熱工、機械、電氣、環境、土木五大專業齊備
隧道窯爐是一種長達數十米甚至上百米、形似隧道的超大型工業熱工設備。它以其連續化生產、高能源效率、產品質量穩定和自動化程度高的顯著特點,廣泛應用于陶瓷、耐火材料、磚瓦、磁性材料等領域的制品燒成。其核心工作原理可以概括為:將待燒成的制品放置在窯車上,窯車如同列車般,連續地穿過一條具有固定溫度曲線的隧道,在移動中完成預熱、燒成和冷卻的全部過程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
隧道窯爐的工作本質是一個逆流熱交換的物理化學過程。窯體被劃分為三個功能迥異且相對穩定的區域,制品依次通過,完成從生坯到成品的蛻變。
1.預熱帶
位置:窯爐的進口段。
溫度范圍:室溫至約600°C。
過程:從燒成帶流向冷卻帶的熾熱廢氣逆向流經預熱帶。窯車上的生坯在此區域被這些熱廢氣緩慢、均勻地加熱。
主要作用:
排除物理水:去除坯體中殘余的自然水分。
排除化學結合水:使坯體中的粘土等礦物分解脫水。
排除有機雜質:燃燒掉坯體中可能含有的少量有機物。
技術關鍵:升溫速度須嚴格控制。過快會導致水分急劇蒸發,產生蒸汽壓力,使坯體開裂或爆裂。
2.燒成帶
位置:隧道窯爐的中段,是溫度較高的區域。
溫度范圍:根據產品工藝要求而定,可從一千多度到近兩千度。
過程:隧道窯爐兩側壁裝有多組燃燒器,通過噴射燃料并助燃空氣,在此區域形成并維持工藝所要求的高溫環境。
主要作用:
氧化分解:完成坯體材料的氧化反應。
玻化成瓷:對于陶瓷類產品,坯體中的長石等熔劑成分形成液相,填充顆粒間隙,使坯體致密化,產生強度和光澤。這是產品獲得性能的關鍵環節。
燒結:對于非陶瓷產品,材料在高溫下發生固相反應,顆粒間通過物質遷移形成晶界,結合成堅實的整體。
技術關鍵:溫度控制均勻性至關重要,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性能、顏色和一致性。
3.冷卻帶
位置:隧道窯爐的出口段。
過程:制品完成燒成后,進入冷卻帶。窯爐尾部裝有強烈的鼓風冷卻系統,將冷空氣鼓入窯內,直接或間接地與高溫產品進行熱交換,使其有序降溫。
主要作用:
產品定型:使高溫下的液相凝固,固定產品的微觀結構和物理形態。
保證性能:合理的冷卻制度可以避免產品產生裂紋、變形或脆性過大,優化其機械性能。
能量回收:被產品加熱后的熱空氣會被抽出,大部分送往燒成帶作為助燃風,小部分送至預熱帶用于干燥。這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熱效率,是隧道窯節能的核心。